新闻中心
杏宇平台登录:稀有剧种“五进”清华传薪火
李树建(前排中)携弟子和稀有剧种传承人在清华大学演出。主办方供图
怀梆是中国古老的稀有剧种,已有4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此次在清华大学的第一场演出是怀梆现代戏《杨介人》,该剧讲述了革命先驱杨介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历经艰难、百折不挠,三次入狱、铁骨铮铮的革命生涯。第二场演出是道情新编历史剧《王钝》。太康道情源于道教乐歌,历史悠久,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该剧通过王钝查办地方豪强、为民除害的故事,塑造了王钝以人为本、民比天大、清廉正义的人物形象。
除了怀邦现代戏、道情新编历史剧,11月4日晚,李树建还携弟子和稀有剧种传承人,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汇报演出,既有豫剧经典剧目《花木兰》、新编历史剧《程婴救孤》以及现代戏《我爱我爹》,又有怀梆传统剧目《汉宫血泪》和道情传统剧目《王金豆借粮》、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还有武戏《美猴王》、戏歌《我是豫剧人》、网络戏曲小品《国潮戏韵》等节目。现场观众用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喝彩声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对基层演员的敬意。
此次公益演出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中国戏曲学院主办,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等承办。近年来,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多次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展戏曲培训、交流、演出、讲座等活动,推进了戏曲进校园的深入开展。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说:“校园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阵地,河南基层院团带来了清新的乡野气息,和校园文化互补,让青年人在接受现代时尚艺术的同时,更了解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
此次演出是太康道情第三次进清华展演。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天印表示,进清华对太康县和太康道情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展演、学习、交流,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得到了锻炼,站到了舞台中间,对太康道情剧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李树建看来,河南戏曲特别是稀有剧种,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五进”清华证明了稀有剧种既能坚守民间草
本文由杏宇平台注册-5G+共赢未来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http://www.laset.info/news/98.html